準備推甄時看到「研究計畫」這個項目,是不是感到有點慌張,不知從何下手?
別擔心!這篇文章將一步步對研究計畫還不熟悉的你,更得心應手地撰寫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確實是推甄資料中較為棘手的項目,本文將透過六個部分,為你詳細說明撰寫原則,讓你了解研究計畫是什麼、研究計畫與讀書計畫的差異、研究計畫的事前準備、研究計畫的核心要素、研究計畫常見的三大錯誤以及該怎麼讓研究計畫加分。
快速前往
研究計畫是什麼
研究計畫是用來了解你目前對研究的想法以及學術能力與潛力的文件。內容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標」、「方法」與「預期成果」等類似論文的章節安排。
它不一定要成為你未來的研究項目,但能讓教授評估你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能力,以及你的研究方向是否符合系所需求。
相較於其他推甄文件,研究計畫需要更嚴謹的邏輯架構和紮實的文獻支持。
那麼,該如何撰寫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計畫呢?
「研究計畫」和「讀書計畫」差在哪?
研究計畫與讀書計畫經常被混淆,但實際上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 研究計畫:類似論文計畫書或小論文,主要說明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用以展現你的研究構想與執行能力。
- 讀書計畫:描述你的近程、中程和遠程學習規劃,包含修課計畫、研究規劃及職涯發展。這份計畫較有彈性,沒有固定格式,建議可以結合研究計畫的內容來完整呈現。
研究計畫聚焦於「研究什麼」,而讀書計畫則是你的「學習藍圖」。
研究計畫準的的第一步:主題方向怎麼訂?
常常遇到學生不知道怎麼開始寫研究計畫,尤其是「主題」與「方向」該怎麼訂。因此,我都會建議:
第一步 ⮕ 到申請系所組別的網站上瀏覽:「教授們都在做什麼研究?」、「教授們研究百百種該怎挑?」等等關鍵詞之後找出:
- 跟你專題或相關經歷有關的主題
- 你有興趣的主題(如果你都沒興趣,那就該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規劃了)
第二步 ⮕ 根據你選的題目與教授的名字到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查詢相關的論文,建立基礎的背景知識,並可以利用裡面的題目進行延伸,變成你的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怎麼寫?盤點研究計畫中的6大項目
研究計畫的主題很重要,但不一定是你未來研究所的研究項目,因此更重要的是你撰寫的邏輯,基本上大綱離不開標準的論文,會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研究主題與背景 說明你的研究主題的背景,解釋為什麼這個議題重要,以及目前相關研究的不足之處。
- 研究動機與目的 清楚描述你的研究動機,明確提出你要解決的問題或假設,例如:「本研究旨在探討XXX現象的原因及影響」。
- 文獻回顧 透過回顧相關領域的文獻,展示你對該議題的理解與掌握,並且有實質的證據說明你的研究如何在現有學術基礎上進行延伸或創新,讓教授了解你在此領域的準備程度,以及文獻閱讀及整理的能力。 撰寫建議:
- 簡要整理相關研究的主要發現與貢獻,切勿複製貼上
- 強調目前研究的不足之處(如樣本範圍、研究方法或數據分析等)
- 銜接你的研究,說明如何填補這些不足
- 研究方法 說明你預計採用的方法,例如實驗設計、數據分析或田野調查等,並說明研究工具或資源的使用,證明你研究的可行性。
- 預期成果與貢獻 描述你希望達到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學術領域上的貢獻或影響,並呼應到你前面所提到的目的與動機,讓整篇文章是連貫的,但也不要過於誇大,覺得自己的研究可以拯救世界。
- 參考文獻 列出你前面提到支持你研究題目的文獻,有固定的呈現方式,切勿只貼上網址!
研究計畫常見的三大錯誤
撰寫研究計畫時,除了抄襲這種千萬不要犯的錯誤之外,以下三個錯誤是許多同學容易犯的,需要特別注意:
(1) 方向過於發散
研究計畫的目標應該集中,過於發散的主題與目標會讓教授覺得你缺乏清晰的方向,也會展現出你對這個領域的不了解。
- 避免方式:專注於一個具體問題或議題,並明確限定研究範圍。例如,不要同時研究多個學科領域,而是聚焦於一個核心議題。
(2) 可行性不足
有些計畫看似很有創意,但實際執行起來難度過高或缺乏資源支持,會讓教授懷疑計畫的可行性。
- 避免方式:確認研究方法符合時間、資源與技術能力的限制,並列出清晰的步驟或預計進度表。
(3) 缺乏個人特色
如果研究計畫過於模板化,會讓人覺得你只是完成一個「形式」。
切記勿抄襲模板的主題與內容,讓教授看到同一份文件是很尷尬的事!
- 避免方式:可以適當融入你的背景、經歷或興趣,並說明為何選擇這個議題,讓教授感受到你的熱情與獨特視角。
研究計畫這樣寫,更加分!
最後,當大家都寫著差不多的研究計畫劃,但你想讓你的研究計畫更具加分?以下4個重點可以幫助你:
- 展現與系所及教授的契合度 讓研究計畫與系所或教授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是打動教授的第一步,因此事前對教授們研究領域的準備必不可少,一份好的研究計畫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
- 具體的研究主題 一個好的標題是研究計畫成功的起點,畢竟教授第一眼看的就是你的題目,標題足夠吸引人,讓教授一眼就能了解你的研究計畫方向並感到興趣。 模糊或過於籠統的標題會削弱教授對你的信心,因此需要聚焦並具體化你的研究主題。
- 引用學術文獻支持 使用相關學術期刊的資料來支撐你的研究動機與方法,展現你的學術基礎與研究深度,並且能讓教授感受到你已做好充分的準備,具備應對研究所挑戰的能力。
- 強調實務與學術價值 說明研究成果不僅能貢獻學術,還能應用於實務領域,也增加教授的興趣。
最後,你可能會想問「研究計畫那麼難寫,可以一稿多用嗎?」
我們的建議是不要!
要根據每個校系所教授的研究領域去撰寫,若不符合該系所的研究領域,被刷掉的機率非常的高。
如果還想知道撰寫研究計畫的更多細節,歡迎預約我們的免費諮詢!
想了解更多關於研究所升學的資訊
歡迎預約升學諮詢顧問,讓研路同行陪你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