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觀看次數:
申請研究所的過程中,書審是關鍵的一環。無論是透過考試入學還是推甄入學,書審都扮演讓教授了解申請者的第一步。然而,這兩種入學方式對於書審的要求與期待有所不同,以下我們從:1. 評審教授視角與 2. 資料呈現亮點來探討其差異。
1. 評審教授的視角
- 推甄: 教授在推甄中更注重申請者的綜合能力,期望透過書審了解申請者的大學歷程是否完整,並挖掘其在研究上的潛力。他們會細讀學習歷程、專題研究經驗與課外活動,來判斷是否符合研究所的學術氛圍與團隊需求,以及未來發展潛力。
- 考試入學: 評審教授除了考量學生的學科能力外,也會透過書審資料,評估學生是否具備研究所所需的研究能力、抗壓性,以及與所選研究領域的契合度。更專注於申請者是否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是否擁有進一步深造的能力。因此,書審的重點是強調核心優勢,例如專業成績、技術技能或特定領域的成就。
2. 資料呈現的亮點差異
- 推甄:推甄的書審需要全面性從學業表現、專題經驗到課外活動,展現申請者的學習心態與多元能力。其三大重點為:
- 完整性: 需完整呈現大學四年來的學習歷程,包括修課成績、專題研究、社團活動、競賽經歷等。
- 連貫性: 透過這些經歷,展現出清晰的學習軌跡和成長過程。
- 多元性: 不僅展現學術能力,也要呈現個人特質和軟實力。
- 考試入學:考試書審更注重專業性,申請者需要用有限的版面呈現最具說服力的亮點。一樣具備三大重點:
- 聚焦性: 將重點放在與考試科目或研究領域最相關的經歷上。
- 具深度: 針對這些經歷進行深入的分析,強調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 獨特性: 凸顯自己的獨特優勢,讓自己與其他考生區別開來。
考試入學書審資料該如何準備?
- 了解系所需求: 詳讀系所招生簡章,了解評審重點,並針對性地準備資料。
- 突出核心優勢:例如學科能力、研究潛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資訊。
- 簡潔有力: 書審資料要簡潔明瞭,重點突出,避免冗長無味的敘述。
- 專業呈現: 注意資料的格式、排版和用字遣詞,展現專業形象。
考試入學的書審雖然與推甄有相似之處,但在呈現方式和強調重點上卻有明顯差異。
不論是推甄還是考試入學,書審都需要策略性地呈現自己的優勢。透過了解這兩種方式的不同,申請者可以針對目標入學管道,量身打造出最具競爭力的書審資料,為自己的研究所之路鋪平成功的基石。
以上是我們給各位準備申請研究所考生的建議,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私訊我們,或者填寫免費諮詢表單,由顧問來跟你親自交流討論!
想了解更多關於研究所升學的資訊
歡迎預約升學諮詢顧問,讓研路同行陪你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