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路同行顧問之一的 Flora 畢業於陽明交通大學電機所 AI 組碩士學位,也曾赴法國巴黎高等電子學院交換。目前擔任專利工程師,將電機與 AI 的技術背景轉化為智慧財產專業。
從本科電機系到現在最熱門的 AI,再跨足專利領域,她如何在自己的領域持續發光發熱,還能在面試階段取得好成績?
這篇電類研究所面試的準備策略,相信幫助到正在準備面試的你!
快速前往
電類研究所面試該怎麼準備?多數人忽略都「人格特質」的呈現
電類研究所面試,通常不外乎有兩個大方向:
一是你大學四年累積的專業能力,二是你的人格特質——包含研究潛力、面對挫折的態度,以及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而以下這五個面向,就是幾乎所有電研所面試都會出現的重點。只要照著這五步準備,面試時就能更有自信、更有架構。
一、自我介紹:讓教授快速了解你是誰
幾乎所有面試都會先從自我介紹開始。建議你準備一個簡短版(1分鐘)和詳細版(5分鐘)兩種版本,以應對不同場合。如果系所沒特別限制,也可以搭配幾張簡單投影片輔助說明會更好喔!
內容建議包含:
- 大學主要修課與成績亮點(如電子電路、訊號處理、計算機組織等)
- 專題研究或課程專案
- 競賽、實習或專業證照經驗
- 英文檢定或其他與研究所相關的能力指標
➤ 準備方向
自介的重點不是背履歷,而是將你的求學歷程整理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線,讓教授聽完就明白你是怎麼一步步走向這個研究方向的。
二、專業與學術題:電類研究所的「主戰場」
這部分就是在看你的專業底子和理解力。老師可能會問基礎理論,也可能針對你的專題挖得很細。因此建議針對你要面試的組別的專業領域,準備好重要科目的學術專業問題。
常見問題:
- 「請解釋CMOS邏輯閘的原理和優缺點。」
- 「傅立葉轉換在訊號處理中的意義是什麼?」
- 「你專題用了什麼方法?為什麼選這個?如果再來一次你會改進哪裡?」
➤ 準備方向:
複習你申請領域的幾門核心課程,把重要的原理複習起來,並練習介紹你的專題。同時我也建議準備一份簡短的3-5分鐘口頭報告,讓教授更了解你的專業與人格特質。而老師也常常會根據你講的細節追問,所以誠實和邏輯清楚非常重要。
三、行為與經驗:從你的故事看出做研究的態度
這部分不是在考你知識,而是在看你「怎麼面對問題」。老師會從你的過去經驗中,判斷你在實驗室裡遇到困難時會怎麼反應。
常見問題:
- 「專題時遇過什麼技術瓶頸?你怎麼解決?」
- 「跟組員有過意見不合嗎?你怎麼處理?」
- 「面對緊急的實驗或報告,你怎麼安排時間?」
➤ 準備方向:
用 STAR 法則(情境 Situation、任務 Task、行動 Action、結果 Result)講故事。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你怎麼主動處理問題、找資源、溝通協調。老師要希望看到你是那種會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以及有能力溝通的人。
四、情境與適應題:測你的反應力與價值觀
這種題比較像「假設題」,老師會看你在壓力或不確定情況下的思考方式。
常見問題:
- 「如果教授的研究方向和你原本的興趣不同,你會怎麼辦?」
- 「實驗結果不如預期時,你會繼續試、修改數據、還是照實報告?」
- 「發現研究方法有倫理爭議時,你會怎麼處理?」
➤ 準備方向:
重點是「誠實但積極」。例如:如果方向不符,可以說你會先了解教授的研究價值,看看有沒有交集,而不是直接放棄。這樣的回答顯示你有溝通能力,也能適應研究中的不確定性。
五、提問與結尾題:別錯過這個「加分機會」!
面試最後,老師問你「有沒有問題想問我們?」這時很多人會說「沒有」,但其實這是你展示熱忱的最後一個機會。建議提出兩三個有深度、跟研究相關的問題,讓老師覺得你真的做過功課。
建議範例:
- 「教授您在做的專案目前最大需要什麼樣的專業能力什麼?我能怎麼貢獻?」
- 「您覺得未來幾年這個領域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你在問問題的同時,其實也在了解這個實驗室適不適合你。問得好,會讓老師覺得你是有想法、有準備的人。
小總結
電類研究所面試其實就是一場策略戰——你要能在不同題型中靈活應對。
用這五大類框架整理,你的準備就不會亂。穩住節奏,用真誠和邏輯說話,你就能脫穎而出。祝你面試順利,報考到理想系所!
如果你還是覺得迷茫困惑,歡迎來找我免費諮詢,讓研路同行陪你找到更理想的自己!
找到更理想的自己,歡迎預約一對一諮詢
用專業、經驗與耐心,陪你走一段更清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