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19研究計畫怎麼寫

研究計劃怎麼寫?盤點研究計畫常犯錯誤!

文章觀看次數:
251119研究計畫怎麼寫

準備研究所推甄時,「研究計畫」是教授最重視的文件之一,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系所都加上了這份文件,顯示出各校系所及教授對於申請學生的學術研究潛力更加重視!

然而,多數教授通常只花幾分鐘就能判斷這份計畫值不值得再看下去,有時不是你的成績不好、也不是題目太弱,而是你的寫法一開始就踩到教授的雷。

接下來就帶大家來看,這五種研究計畫寫法,就是教授一看就皺眉、甚至立刻放下的典型例子!

推薦文章研究計畫怎麼寫?基本架構、常見錯誤一次了解!

錯誤1. 研究計畫沒有焦點,看不出研究重點

研究計畫的開頭多數會使用「漏斗式寫法」── 從大環境談起,再慢慢聚焦到自己要研究的主題。 這樣的架構是正確的,也最符合學術寫作邏輯,教授也希望看到你知道整個研究領域的脈絡,而不只是憑感覺選題。

但多數學生的問題在於:漏斗開得太大,卻沒有收。

常常花了好幾段在講趨勢、技術、政策,講得很完整,卻忘了把焦點拉回自己的研究問題, 導致整篇看下來像是在寫一份「產業介紹」或「技術報告」, 教授看完心裡只會想:那你到底要研究什麼?

舉例:

❌ 錯誤用法(漏斗沒收)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機器學習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例如醫療、金融與製造業。AI的發展對未來社會影響深遠……

這樣的開頭看似專業,但問題是:沒有任何研究問題,也沒有具體目的。如果整段都是這種寫法,那教授即使看完了第一段,也根本無法判斷你的研究主題是什麼。

✅ 正確用法(漏斗有收)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製造業的應用日益廣泛,利用機器學習進行材料疲勞壽命預測已成為重要研究方向。然而,現有研究多著重於單一演算法模型的效能比較,對多模型整合策略在預測準確性與穩定性上的影響探討仍有限。因此,本研究擬以多演算法融合為核心,評估其在材料壽命預測中的準確性與可行性。

這樣的寫法才是完整的漏斗式開頭有背景,接著指出研究缺口,最後明確收在研究方向。

教授會感受到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能看出你已經理解這個領域的研究現況。

錯誤2. 研究動機的空泛感

很多學生以為動機段落就是寫「我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但教授真正想知道的是: 為什麼你覺得這個題目有價值?這個議題目前有什麼待解的問題?

興趣當然重要,但這句話如果沒有後續的脈絡,對教授來說,就只是空話。 因為研究計畫不是作文比賽,重點不在「你想做什麼」,而在「你為什麼想做、這個題目有什麼意義」。

很多學生的動機段落只停留在「我喜歡這個領域」、「我想深入了解」這類個人陳述,卻沒說明為什麼這個議題值得研究、目前的研究缺口在哪、你的計畫能解決什麼問題。 對教授來說,這樣的內容沒有說服力,也看不出你的思考深度。

其實,一個好的研究動機應該長這樣: 先從現象切入,接著指出問題,最後收回到你的研究意圖, 這就是所謂的「現象-問題-動機」三段式。

舉例:

❌ 錯誤示範

我對永續能源議題很有興趣,特別希望能了解氫能在未來能源轉型中的應用。

這樣的寫法雖然真誠,但教授會想:「那現在氫能有什麼還沒被研究的問題?」

✅ 正確示範

近年各國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氫能因具高能量密度與低碳排特性而備受關注,然而目前在氫氣儲存與轉換效率方面仍存在技術瓶頸,尤其是材料穩定性不足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材料於氫儲存過程中的反應行為進行探討,以期提升其應用可行性。

這樣的動機段落就有層次: 你先說明為什麼這個議題重要 ⮕再指出現有問題在哪 ⮕最後講你打算怎麼貢獻。 教授看到這樣的內容,不僅知道你想研究什麼,更會覺得你是個有觀察、有方向感的申請者。

錯誤3. 研究方法寫得很模糊

研究方法可以讓教授判斷你到底準備到什麼程度

很多學生的研究計畫寫到這一段時,只放上一句話:「本研究將以實驗方式驗證假設。」或「本研究將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分析。」 這樣看起來像有寫,其實什麼都沒說。

最怕就是看到的就是這種「說了,但沒講清楚」的寫法。 讓人不禁懷疑:你是真的想過要怎麼做,還是只是把這段當成現有的研究計畫格式在填?

研究方法不需要寫得像論文那麼細,但至少要讓人知道你打算怎麼做、對象是誰、要用什麼工具或資料、預期會怎麼分析

教授要的是你有想過整個過程長什麼樣子

❌ 錯誤示範

本研究將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進行統計分析。

看似合理,但問題在於太空。那問卷內容是什麼?對象是誰?分析什麼變數?

✅ 正確示範

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包含學習動機量表、學習策略問項及學習成效自評三部分的問卷工具。

問卷將以線上方式發放,預計回收約 300 份有效樣本。所得資料將以 SPSS 進行敘述統計與多元迴歸分析,以探討不同動機類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關係。

或是理工科版本

本研究以 AlCrFeNi 高熵合金薄膜為研究對象,使用磁控濺鍍製程製備樣品,並以 XRD 與 SEM 分析相組成與微觀結構,進一步搭配電化學測試評估其耐蝕特性。

這樣的說法,讓教授一看就知道你對研究有具體構想,不是憑空寫出來的。

重點不是你現在就要做到每個步驟,而是要讓教授感受到你已經思考過這個研究能怎麼執行。清楚的方法,才能讓教授相信你寫的不是夢話!

錯誤4. 研究計畫有明顯的 AI 感

研究計畫最怕的不是錯字,而是看起來不像人寫的。 有些學生過於追求字句的華麗(或是過於懶惰),結果整篇變成空洞的套話,看似順暢卻沒有內容,教授讀到這樣的文字時,往往會覺得作者並不真正理解自己在寫什麼,只是在堆砌看起來高級的詞彙。

而且 AI 寫的計畫也容易會有一些固定用語及用詞,閱讀大量文章的教授(甚至是研究生),都能夠輕易看出所謂的 AI 語氣。

如果你真的需要用到 AI 來幫你潤飾語句,記得把那些我們平常不常用的字詞改成慣用的語法。

真正好的研究計畫,除了能夠閱讀外,更重要的是有重點的邏輯架構。教授希望看到你怎麼連結問題、如何設計研究、為什麼這樣安排,而不是被一連串制式用語掩蓋。太過僵硬或制式化的語氣,反而讓人懷疑這份計畫是否出自真實的思考與準備。

因此,寫作時應回到初衷:用自己的語言清楚表達想法。當你能自然地說明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語氣會自然而然帶出說服力。

錯誤5. 研究計畫的主題教授專長領域不同

再好的研究計畫,如果和教授的研究方向毫無關聯,也有可能不會被重視。 教授收學生時,最在意的是能不能一起做研究,因此題目的契合度還是很重要的!

寫研究計畫前,應該先花時間了解目標系所的研究重點與各教授的專長領域,當你的計畫能在主題上呼應教授的研究方向,或在方法上與某教授的研究互補,就會提升被青睞的機率。

相反地,如果你的題目與他完全不搭,即使寫得再完整,也可能只會被歸類為不合適,在面試時還很有可能被問:「如果你想做這個研究,那你要跟我們系上哪個教授?」

與其盲目投遞,不如精準選擇。 讓教授感受到你知道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系所、也知道自己能為這個研究團隊帶來什麼,這才是研究計畫最有力的說服方式。

想要進一步了解怎麼寫研究計畫?

歡迎預約研究所升學顧問,讓研路同行陪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Janis Lee
Janis Lee

Hi, 我是 Janis Lee,現在是陽交大的全職博士生,過去也在職場上工作過又重回學校就讀,透過我工作經驗以及申請過國內外研究所的經歷,相信會是你升學路上的好夥伴!

文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