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研究所二推光電、物理、固態領域

理工研究所二推怎麼準備?重點一次看|光電、物理、固態領域

文章觀看次數:
理工研究所二推光電、物理、固態領域

台聯、成大的考試簡章已於近日公布,可以發現最近幾年,物理、光電、固態的研究所領域,書審面試占考試權重的比例越來越高,成大微電、光電甚至取消考試,以全書審面試進行。

今年的研究所申請與過往有什麼不同?

近年,研究所申請的書審愈來愈重要,面對考試制度的改變與各校系考招方式的不同,勢必影響考生的準備策略。

從前的考生選定科系與考科,便可以挑選不撞期的目標研究所衝刺考試科目即可;然而現在的考生勢必要將書審面試的準備納入考量,同時準備考科,難免分散準備的專注度。

因此,本文將整理光電、固態領域的二推重點、心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有效率的準備書審面試。

研究所二推申請準備建議時程

書審:台聯與成大的書審皆是於11月底開放上傳,台聯僅有四天時間上傳,成大的上傳期限則是12月初。也就是說,大家剩下不到一個月可以製作/修改書審!

面試:二推的面試時間普遍落在2~3月間,準備時間較充裕。

研究所二推申請第一步:了解教授想招怎樣的人?

準備書審面試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了解面試官,也就是教授,在意甚麼。首先定義好正確的問題,才能往對的方向準備。

教授究竟想招進怎樣的碩士研究生? 他們理想的研究生有甚麼共同特質?

碩士班學生在台灣主要是作為實驗室的研究主力,不再只有讀書學習。因此如何在書審、面試中,向教授證明你是一個有潛力的研究生,是讓他錄取你的關鍵。筆者將教授在意的特質整理如下:

  1. 有基本的本質學能進行研究
    最直接衡量的標準就是你的在校成績。你的所在學校與對應的系排名可以佔推甄影響力的一半以上。
  2. 在大學有基礎的研究經驗
    若大學就有進實驗室做專題,碩班時便能更快的上手、報告,對實驗室做出貢獻。
  3. 強烈的動機、人格特質
    若你對特定系所、或研究領域有強烈的興趣且能佐證,對教授來說是大加分。
  4. 良好的人際互動、團隊合作經驗
    實驗室如職場,經常有機會多人合作同一個研究計畫,教授也要每周跟學生討論,若能在面試時展現卓越的溝通能力與良好團隊協作能力很加分。

若你是準備要申請二推了,那系排、專題經驗等應該都已經確定了。接下來我們可以爭取的分數就是如何將自己的故事說得更有條理,讓教授覺得你就是他要的那位研究生。

研究所二推申請第二步:如何準備書審?

一、簡歷與動機

簡歷的目的是讓教授用最短的時間了解申請者,因此不要太過花俏,盡量在一頁內清楚地秀出你的基本資料、學業成績、研究表現、與社團經歷等重要資訊。另外若有做專題,在專題中學到的操作儀器、設備、軟體等都可以在第一頁以表格列出,讓教授第一眼就能看到你會甚麼。

申請動機也是展現對於申請系所熱忱的機會。在申請多個系所時,可以使用類似的模板。但在撰寫動機時,第一要清楚申請該校系的真正動機,第二並與該系所的強項、研究領域做連結,確保每份動機都做出差異化且都有你自己獨特的故事在裡面。

二、自傳

在寫自傳前,先釐清你想要傳達給教授甚麼。

首先思考人格特質、或你有什麼可以證明具有優秀研究生的潛力,這個就是貫穿自傳的關鍵字,也是你想藉由自傳的這些故事做為佐證的。

接著列出大綱: 例如高中、大學的課業/專題研究/課外活動等,並先列出每段時期,最重要或影響最深的事件。每一段事件都要佐證你想傳達給教授的關鍵字、或者用來說明你的轉變或成長。

自傳很重要的是要從自身出發,不能掰一個完全不屬於自己的優點,是真是假一看就知道。

三、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一樣從自身有興趣、或是預計想要申請的研究領域出發,針對短、中、長期進行研究的規劃。短期可以從推甄結束後的大四下及暑假;中期為碩一~碩二;長期為碩二~畢業後來進行規劃。

研究計畫的重點在於讓教授清楚你的研究興趣、以及想要如何規劃碩士與博士生涯 (如果真的有興趣,也可以將博士班規劃納入研究計畫!),並不需要寫得太天花亂墜,計畫的可行性很重要。

四、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建議使用IEEE的論文格式進行撰寫,word或latex皆可以進行編輯。 而專題報告在給實驗室學長姐、或教授修改完後,仍需要再仔細校閱,並確保熟悉專題內的所有內容、來龍去脈。

在書審中,除了學校與系排名會大幅影響二推外,第二重要的就是專題了! 受過專題訓練、擁有良好研究潛力的人,是教授會希望錄取的人選。此外,在面試階段,無論是自我介紹、教授問的問題,全都離不開專題研究,因此若能將專題內容融會貫通,並在面試時講解得很清楚,絕對是一大加分。

研究所二推申請第三步:面試準備

理工研究所面試約 20~30 分鐘左右,有些採用多位教授一次面試一位學生;也有些要與多個教授一對一面試,一位教授只談 3~4 分鐘左右。

無論是甚麼形式,面試的內容大致可以拆分為以下三大類,可以分類進行準備,這樣無論面試形式與時間,都能很好的掌握。

那面試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甚麼呢?

是誠實。

教授找研究生就如同面試員工、或是事業的合夥人,至少要合作兩年,必須要相信學生的報告內容及使用他產出的研究成果。

因此在面試時若遇到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嘗試去分析,但切忌瞎掰或說謊。

(PS: 筆者當年與另一位朋友一起面試成大微電,他只要遇到不會的問題,全部乾脆的回答”我不會”,最後還是正取了,甚至有些老師還欣賞他這麼乾脆。因此,將可以準備的範圍盡心準備好,面試當天若遇到無法掌握的,就盡力回答,但不要說謊。)

一、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切忌太冗長。

人的注意力很有限,因此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濃縮最重要的資訊,給教授留下最深的印象。

建議準備一個一分鐘與三分鐘的版本來面對不同時長的面試。

以一分鐘為例,可行的模板為: 姓名+專題研究(30秒)、推甄動機(15秒)、學術活動或特殊經歷(15秒),且每段都要扣回主旨:為甚麼想申請這裡、可以成為優秀研究生的特質等

15 秒大約只能講 2~3 句話,建議可以寫成稿背起來。

二、專業問題

專業問題分為兩個部分:學術理論專題研究

  • 學術理論問題多數會請你解釋原理或現象,以固態組為例,可能會請你解釋 PN 接面的原理、MOS操作原理、能帶圖的解釋、MOSFET 的電性圖解釋等等…;而光電所,除了半導體物理外,基本的光學、光電元件原理,到馬克士威方程式等。

    此外,學術理論相關的問題,網路上查心得都有很多分享各系所歷年的面試問題,可以蒐集題目來準備。

  • 專題研究又呼應到前面書審,專題報告寫好後務必對花時間熟悉專題!包含研究動機、創新的地方、實驗細節與結果、分析方法、以及困難點與解決方法等都要準備如何回答。

    詢問專題研究是教授在面試中最能了解學生研究潛力跟是否受過實驗室訓練的部分,也是面試最關鍵的準備內容之一。

三、面試 Q&A

當面試官問你:「有甚麼問題想問我們嗎?」 的時候,就是你最好的展現人格特質的時候了!

前面主要是教授在問你問題、考核你的專業知識、對專題的理解,對面試者來說偏向被動回覆問題,在教授設下的框架下,讓教授去了解他想了解的部分。難免有些你的特長是前面教授沒有問到的、或你沒有回答到位,那Q&A時間就是非常好的機會,讓你可以主動出擊,加深教授對你的印象!

面試 Q&A 可以提出的好問題有下列幾個方向:

  1. 補充前面沒回答好的問題:在面試時難免因為緊張,沒有將問題回答完整,Q&A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主動提出並補充完善,即使你補充沒有到滿分,也可以加深教授對你的好印象。
  2. 可以展現人格特質的問題:藉由積極性的問題,讓教授發現你有積極進取的人格特質。例如: 您看過非常優秀的研究生,都具有怎樣的特質?

無論是書審或面試,準備的方向都是去思考:教授在意的是甚麼?

若教授希望錄取有研究潛力的碩士生,我們要怎麼針對自身的狀況、優缺點去包裝,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大家可以針對上述書審四大部分、面試三大部分去分段進行系統化的準備,真實的展現自己,切記不要說謊,教授不會因為你這題答不好就不錄取你,你不會別人也很可能不會,但說謊會讓教授思考當招你進實驗室後,你是否會是一個適合共事的人?那這樣就會扣非常多的分數了。

若大家對於書審、面試仍有更多疑問,也歡迎向研路同行的顧問團隊諮詢,讓專業的顧問們陪你更順利地走過這段升學路!

想了解更多關於研究所面試服務

歡迎預約研究所升學顧問,讓研路同行陪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Chang Shake
Chang Shake
文章: 2